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奖由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学科委员会设立,奖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捐赠资助,用于奖励在化学和生命科学前沿交叉相关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
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奖评选工作于2025年1月启动。根据《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奖条例》,经化学生物学学科委员会委员提名、评奖委员会评议并经无记名投票表决、中国化学会审议,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奖获奖名单如下:
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成就奖获奖者(1名):
刘元方院士 北京大学
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青年创新奖获奖者(2名):
叶慧研究员 中国药科大学
林世贤研究员 浙江大学
本届奖项的颁奖论坛将在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年会举行,敬请关注!
获奖者介绍
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成就奖获得者:
刘元方院士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随后在北京大学任教。作为我国放射化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带头人,刘元方院士在国际放射化学领域享有盛誉。他立足于放射化学的专长,在重离子核反应、生物无机化学、核药物、生物-加速质谱学、纳米毒理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学的各个领域多有建树。曾获国家教委1986年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北京大学教师最高奖蔡元培奖。曾任国际纯粹和用化学联合会放射化学和核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副主任;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等。
刘元方院士从80年代起系统地开展了放射性核素标记抗癌单克隆抗体的重要研究,其中111In标记化学等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以来,又开拓了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和安全性研究的新领域,参与了新兴的交叉学科-纳米毒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并进一步开展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学研究,是我国化学生物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倡导者和早期探索者,极大地推动了面向生命健康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为化学与生命科学、医学的交叉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青年创新奖获得者:
叶慧,女,中国药科大学兴药领军学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研究致力于创新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驱动活性分子靶标发现,挖掘肿瘤免疫和神经免疫治疗新靶点。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 Methods、Nat Chem Biol、Nat Commun、Acta Pharm Sin B、Redox Biology、Anal Chem等。目前担任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医学质谱分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质谱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代动力学委员会青年委员以及Acta Pharm Sin B青年编委、Health & Metabolism编委、《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编委。
林世贤,浙江大学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生物学专业,随后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17年底加入浙江大学以来,他一直致力于蛋白质翻译领域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提出了嵌合翻译系统和稀有密码子重编码系统等原创技术,成功利用非天然氨基酸体系编码、识别和发现新型功能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申请生物医药发明专利十余项,其中五项已转让,并与医药企业开展多项横向合作。获得国际化学生物学学会青年化学生物学家奖,生物医学峰基金科学家等多项荣誉。